一网搜索

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来源:编制处   时间: 2017-09-06 16:00
 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任务,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使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在全省率先发展的目标。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融合城市历史与现代文化,强化滨江山水城市特色,将吉林市建设成为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性质

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以化工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职能

1、全国重要的以化学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

2、东北地区和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3、吉林省重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长白山林特产品基地;

4、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

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0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7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规划期内城市开发建设的集中区域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划定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384平方公里,其他县市、各乡镇开发边界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在各自总体规划中划定。

市域城镇体系

1、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区、六组群、两级三轴线”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区”即吉林都市区,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交通半小时(半径30公里)可达的地域范围。吉林都市区是长吉整合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六组群”即六个城镇组群,分别为吉舒-舒兰城镇组群、蛟河-奶子山城镇组群、岔路河-万昌城镇组群、烟筒山-明城城镇组群、磐石-宝山城镇组群、桦甸-苏密沟城镇组群。城镇组群是以县城或重点镇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发展地区,是市域城镇人口和产业的主要承载空间。

“两级三轴线”即一级城镇发展轴两条,分别为哈吉沈城镇发展轴和吉长城镇发展轴,分别以哈尔滨-吉林-沈阳高速公路和珲乌高速公路为支撑;二级城镇发展轴一条,即磐石-桦甸城镇发展轴,以103省道和长春-大蒲柴河高速公路为支撑。

2、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个市域中心城市,即中心城区;2个市域次中心城市(舒兰城区、桦甸城区);7个县域中心城镇(蛟河城区、磐石城区、永吉城区、桦皮厂镇、天岗镇、岔路河镇、烟筒山镇);9个重点镇(红石砬子镇、上营镇、缸窑镇、乌拉街镇、搜登站镇、新站镇、白石山镇、明城镇、呼兰镇);24个一般镇,包含其他所有建制镇。(见附表3-2

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六级。包括:1个大于100万人一级城镇(中心城区);220-50万人二级城镇(舒兰城区、桦甸城区);410-20万人三级城镇(永吉城区、蛟河城区、磐石城区、岔路河镇);35-10万人四级城镇(桦皮厂镇、天岗镇、烟筒山镇);92-5万人五级城镇(红石砬子镇、上营镇、缸窑镇、乌拉街镇、搜登站镇、新站镇、白石山镇、明城镇、呼兰镇);24个小于2万人六级城镇,包括所有其他建制镇。

市域城镇职能分为五类。包括:7个综合型城镇(中心城区、舒兰城区、桦甸城区、蛟河城区、永吉城区、磐石城区、岔路河镇),9个旅游型城镇(北大壶镇、乌拉街镇、搜登站镇、旺起镇、烟筒山镇、松江河镇、漂河镇、常山镇、红石砬子镇),11个工贸型城镇(平安镇、上营镇、水曲柳镇、明城镇、红旗岭镇、呼兰镇、新站镇、白石山镇、夹皮沟镇、桦皮厂镇、天岗镇),3个工业型城镇(双河镇、缸窑镇、溪河镇),13个集贸型城镇(江密峰镇、一拉溪镇、西阳镇、法特镇、白旗镇、取柴河镇、驿马镇、朝阳山镇、松山镇、黄松甸镇、八道河子镇、小城镇、二道甸子镇)。

市域综合交通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以国家及区域的交通系统为依托,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完善图们—吉林—乌兰浩特及舒兰—吉林—梅河口两条地面交通走廊。结合吉林港的建设及二台子机场复航,组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对外交通设施与市区交通体系的联系和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建立适应吉林市未来发展要求的高效综合对外交通体系。

区域客货运枢纽

1、铁路枢纽:

构建以吉林站为主的铁路客运、货运枢纽体系,新建双吉站、扩建新九站站、扩能改造棋盘站、改建吉林西站。

2、公路枢纽:

规划一级公路客运站3个,分别为雾凇客运站、桦甸客运站、蛟河客运站;二级公路客运站9个,分别为吉林公路客运站、客运北站、客运南站、双吉站、高新北区客运站、天太客运站、舒兰客运站、磐石客运站、永吉客运站。

规划一级公路货运站7个,分别为中心城区的高新北区货运站、九站货运站、龙潭化工货运站、丰满货运站、冯家屯货运站、江北货运站以及桦甸市货运站;二级公路货运站4个,分别为中心城区的高新区货运站,以及舒兰市货运站、磐石市货运站、蛟河市货运站;三级公路货运站2个,分别为桦甸市货运市场和永吉县货运站。

公路

1、高速公路:

规划形成“一环四射一纵二横”的环放式市域高速公路系统总体格局。

 “一环”为吉林市绕城高速公路;

“四射”为珲乌高速公路(长春方向)、珲乌高速公路(珲春方向)、吉草高速公路、吉荒高速公路;

“一纵”为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S96);

“二横”为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G12S)、营松高速公路。

2、干线公路:

规划形成“二纵四横九联”的干线公路网系统。

“二纵”为国道黑河至大连公路(G202)、国道嘉荫至临江公路(G222);

“四横”为国道饶河至盖州公路(G229)、国道珲春至阿尔山公路(G302)、国道龙井至东乌珠穆泌旗公路(G334)、国道抚松至公主岭公路(G504);

“九联”为省道长春至吉林公路(S101)、省道永吉至新宾公路(S206)、省道烟筒山至辽源公路(S208)、省道舒兰至陶赖昭公路(S301)、省道九站至王府公路(S302)、省道长春经济圈环线(S001,为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辅道)、省道蛟河至凤凰山公路(S508)、省道舒兰至大口钦公路(S510)、省道桦甸至朝阳山公路(S511)。

铁路:

建成由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普通干线铁路构成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建设长春—吉林—图们城际高速铁路;建设沈吉线铁路复线、吉林铁路西环线;新建烟筒山—五家子—长春、白山镇—泉阳、榆树—舒兰铁路;完善新九站站至棋盘站联络线。

民用航空:

吉林市的民用航空业务主要利用长春龙嘉机场进行服务。规划在补充完善二台子机场现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扩建、改造,使之成为东北亚东北部区域的空运商品加工基地及航空货运基地,东北地区支线客运换乘中心和东北东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吉林省通用航空运营基地(紧急医疗救护、航空护林作业、空中游览、教育训练等),与龙嘉机场在功能上相互依托,相互补充。

港口和内河航运:

吉林市水运网总体规划布局为“两航两港”。

“两航”为吉林市松花湖湖上旅游航线、吉林至陶赖昭航线;

“两港”为丰满港、吉林港。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整体保护吉林市传统空间格局和自然山水特色,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在保护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充分突显吉林市作为滨江山水城市、历史文化城市、边疆英雄城市、民族风情城市、著名工业城市的城市特色。

整体山水格局保护:

结合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和中山山区--低谷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地域特色,市域构筑“一江三湖多山脉”的整体山水格局。

“一江”指松花江及主要支流水系,形成贯穿市域,串联全市域主要文化遗产和特色景观集中地区,是传承滨江文化,凸显城市特色的主脉。

“三湖”指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

“多山脉”指市域由西南向西北延伸的长白山余脉,包括哈达岭山脉、西老爷山脉、张广才岭山脉等16条山脉,延续其形成的中山山区景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重点保护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

重点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

加快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制定和完善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对吉林市市域范围内的1项国家级、2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并深入挖掘吉林市域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积极保护与传承。

市域旅游发展与布局

发展目标:

完善吉林市旅游综合功能,把吉林市建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度假名城,旅游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旅游发展布局:

形成“一带五区”的市域旅游发展总体空间格局。

“一带”指“一江三湖”碧水生态休闲旅游带;

“五区”指5片旅游景区:吉林市区—永吉县市区都市观光、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商务会展旅游区;蛟河拉法山生态旅游片区;磐石溶洞奇观旅游区;舒兰历史古迹旅游区;桦甸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旅游区。

中心城区规划

空间布局:

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

1、发展方向

北拓——中心城区主要发展方向为西北部的高新北区、经开区、金珠工业区方向,经开东区、金珠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化工业,高新北区、经开西区主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居住服务功能。

南优——优化南部新城现有建设用地,提升旅游和居住服务功能,建设城市南部副中心。

东控——保持东部东团山、龙潭山、帽儿山重要遗存区域的自然景观界面和历史文化遗存。

西调——调整哈达湾、沙河子、吉林西站等片区主导功能,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市场物流、居住、教育等服务功能。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三心、两轴、三组团、十五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三心”指以河南街、东市场为核心的城市主中心;以小白山江城大桥至红旗大桥区域为核心的城市南部组团中心;以高新北区与经开西区城际铁路站前区域为核心的城市北部组团中心。

“两轴”指在松花江左岸,形成贯穿南、中、北三大组团的小白山、江南、中心城区、哈达湾、经开西区、双吉等片区的城市生活服务轴;在松花江右岸,形成贯穿中部和北部组团的江北、金珠等片区的城市产业发展轴。

“三组团”分别为北部组团、中部组团和南部组团。

“十五片区”指北部组团的经开东区、经开西—高新北片区、金珠工业区、双吉片区4个片区;中部组团的七家子—八家子片区、江北片区、铁东片区、哈达湾片区、西山—沙河子片区、中心片区6个片区;南部组团的江南片区、西南片区、小白山片区、石井沟片区、丰满片区5个片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按照“一江、一城、两片”三个层次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江”指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及松花江两岸山水特色;

“一城”指吉林市历史城区;

“两片”指龙潭山、北山-玄天岭、小白山及其外围山体历史景观风貌片区和工业遗产历史特色风貌片区。

 

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

整体城市风貌特色

形成“一江、九山、六轴、十区”的城市景观结构。

1、“一江”指以松花江作为自然生态景观岸线。

2、“九山”指猴石山-长蛇山、三道岭、北山-玄天岭、龙潭山-帽儿山、炮台山、小白山-八虎山、鸡冠山、朱雀山、高新北森林科技城山体等九个山体风貌控制区。

3、“六轴”指以吉林大街-松江北路-寇家北路为贯穿南北的城市生活主要景观轴;以农林街-松江南路、恒山路、雾凇大路-高新大路、遵义路-湘潭街、九江大路作为五条城市生活次要景观轴。

1)吉林大街-松江北路-寇家北路景观轴:连接城市三个主要组团,穿越城区主中心和三个核心区,体现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味。

2)农林街—松江南路景观轴:连接北山和小白山两个地区的公共中心及主要景观节点,体现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特色。

3)恒山路景观轴:东西向贯穿江南地区的公共设施中心地段,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风貌和特色。

4)雾凇大路—高新大路景观轴:老城至新城东西向的主要景观轴,由滨江地带延伸至城区西北部规划的新公共中心,体现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和现代科技产业新城的风貌特色。

5)遵义路-湘潭街景观轴:江北工业集中区的主要景观轴,体现城市现代产业风貌特色。

6)九江大路景观轴:经开区的主要景观轴,体现城市发展活力。

4、“十区”指十个特色景观风貌区。

1)历史风貌景观区1个,即清代吉林城风貌景观区。严格保护清代吉林城的城郭空间轮廓;保持街道空间、高度比例符合传统尺度的要求,严禁拓宽,严格控制对街道的改造;对重要视线通廊范围内的建筑高度进行一定控制,保护城市总体自然与山水景观,营造统一有序的城市景观格局。

2)滨江特色景观区5个:龙潭山滨江特色景观区、松江滨江特色景观区、江南滨江特色景观区、临江门滨江特色景观区、小白山滨江特色景观区。控制山水景观廊道,创造联结滨水区与内部城区的绿色通道,增加滨水区商业空间和业态的引入,满足居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不同活动需求。

3)现代城市景观区1个,即东市场现代城市景观区。注重休憩空间和设施的设置,给人们提供亲切自然的空间,注重建筑群体组合,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空间张弛有度的整体景观环境。

4)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景观区1个。依托高新北区的优势,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配套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引擎。

5)工业遗产景观区2个:江北工业遗产景观区、丰满工业遗产景观区。对工业遗产片区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工业设施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重点保护;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配套居民区格局及街道环境应进行示范性保护。

重要地段分区指引

对重点地段进行分类引导,划分为6类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区、历史风貌建设协调区、景观风貌建设协调区、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地段、一般地区。(见图集38

1、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区:指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的建设控制区,其城市设计应根据文物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予以控制。

2、历史风貌建设协调区:指吉林老城范围内地区,为保留老城格局和肌理,在开发过程中需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确定城市设计原则。

3、景观风貌建设协调区:指规划建成区内的重要景观风貌区,应依据岸线利用和城市景观规划,开展对该类地区的城市设计。

4、工业集中发展区:指规划建成区内的集中工业园区用地,城市设计应反映吉林市新型工业基地景观。

5、中心地段:指小白山和高新北区的组团级中心用地,按照塑造城市中心区形象和提高土地使用价值的目标,引导城市设计。

6、一般地区:指上述地区以外的地区,城市设计应强化与其他功能区的协调。


                                                                              

                            1城市区位图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4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8城市规划区范围图



                  10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1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6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29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打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