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开展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为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深入宣传贯彻“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提升全社会珍惜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6月23日至25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多方单位,深入开展“土地日”宣传活动,现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咨询60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多区域协同发力,构建立体宣传网络。活动期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属地分局,联动辖区乡(镇)政府、人民法庭等基层单位,在多个乡镇开展联动宣传。通过悬挂主题横幅、布设政策展板、发放《耕地保护知识手册》《宅基地审批指南》等资料,结合当地土地确权纠纷、撂荒地复垦等典型案例,深入解读耕地“非农化”管控细则、宅基地审批流程、土地流转规范等政策要点。同步设置趣味问答、以案释法互动专区,以“荒地复垦补贴标准”“基本农田挖塘禁令”等贴近村民生产生活的议题设计答题挑战,推动土地保护政策以更鲜活的形式融入乡村治理场景。
军地协同联动,筑牢国防用地保护屏障。联合解放军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吉林管理站开展特色宣传,军方管理站现场发放《保护军用土地人人有责》宣传单,通过案例解析军用土地的国家安全属性,强调“军用土地保护关乎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呼吁市民共同维护国防用地安全,形成“军地协同、全民参与”的保护氛围。同步发放耕地保护相关材料,将耕地保护政策与国防用地安全宣传有机结合,强化群众对“土地资源兼具民生属性与国防属性”的认知。
建立长效化机制护航,夯实资源保护根基。着力构建“自然资源部门+军队管理单位”协同普法新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定期组织自然资源保护与国防用地保护宣传进乡镇、进乡村活动。整合政策宣讲、案例解析、实地走访等多元形式,重点普及耕地保护政策与军用土地安全法规,推动形成“民生资源保护+国防安全守护”的一体化宣传格局,切实增强全民对土地资源双重属性的认知,筑牢资源保护与国防安全的基层意识防线。
初审:孙贺 复审:夏楠 终审:陈京涛